贵州湘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
3月6日,春寒料峭,贵州岑巩经济开发区打火机产业园里“热气腾腾”。
位于园区的贵州湘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注塑、焊接、海绵、充气、翻板等车间,工人不停忙碌,每天这里将产出数百万只打火机,发往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、南美等海外市场。
“公司产品全部出口,订单不愁。”该公司负责人李质龙介绍,每只打火机出厂价在0.2元至0.5元之间,靠的是薄利多销,去年公司产值突破了1亿元。
在这个打火机产业园,靠着几毛钱的生意,已吸引贵州杰达电气有限公司、贵州汉豪电气有限公司、贵州湘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、贵州杰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入驻,这些公司的年产值都达亿元以上。
数据最直观,去年贵州岑巩经济开发区打火机产业园打火机企业完成总产值4.26亿元,打火机外贸进出口总额2550.47万美元。
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小小打火机,何以成就亿元大产业?产业集群化、生产智能化、营销国际化是关键秘诀。
据介绍,岑巩县打火机产业起步于2016年。按照“招龙头、引上游、接下游、促集群”思路,围绕组装成整机的20多个零部件,该县以现有打火机企业为龙头,逐步引进打火机塑料、压电陶瓷、电子、砂轮、风罩等配套项目,带动打火机生产制造集群发展。
截至目前,打火机产业园已引进打火机生产及配套企业18家,其中整装企业5家、配件企业13家。5家整装企业都为自营出口企业,配套涉及打火机设备生产、打火机包装、打火电子、装灯电子、底座、翘板、弹片、打火机气体等,目前打火机核心部件在园区内可实现自给自足。
与此同时,该县重点围绕注塑、模具、翻板机、充气机、调火机等设备,建设打火机自动化设备研发中心项目,推动打火机自动化、智能化生产。
在贵州湘云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注塑车间,细碎的塑料颗粒在这里上演了一出“变形记”——全自动机器从大桶里吸入塑料颗粒,每隔几秒就能吐出一批打火机塑料外壳。
“基本每年都要更换、升级部分机器设备,以实现降本增效。”该公司负责人李质龙表示,公司主要生产砂轮打火机和电子打火机,拥有国内先进的注塑机、焊接机、充气机、试火机等80余台设备,这些自动化设备就是把几毛钱生意做大做强的底气。二手注塑机回收
时光荏苒,打火机产业在岑巩县不断壮大,并逐步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定份额。
据统计,全世界20只打火机中就有1只为岑巩造。岑巩县打火机远销美国、印度、俄罗斯、迪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占据了全球打火机市场5%的份额。
亮眼成绩也离不开岑巩在国际化营销方面所做的努力。
按照出口打火机产品经检测合格后方能装车运输要求,岑巩县在打火机基地建立检测室,为企业出口商检提供上门服务,就地完成打火机出口商检,出口检测时间平均缩短3天,降低企业生产运输物流成本800元/吨。该县还开通县域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,有效缩短办理结算时间。同时,加强与省、州海关对接,鼓励和引导打火机企业构建“线下+线上”自主营销网络,目前已建立16个自主营销网络,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实现销售额121万美元。
下一步,贵州岑巩经济开发区将结合自身产业实际,在现有打火机规模年产11亿只基础上,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,实现年产打火机30亿只,产值15亿元以上,吸纳就业4000人以上。